车轮是桥式起重机和门式起重机中的关键部件之一。在选购起重机车轮时,应综合考虑以下几个因素,以确保车轮运行稳定可靠,并延长整机的使用寿命。
起重机车轮的材质
起重机车轮一般采用铸钢或锻钢制造。其中,锻钢材质的车轮通常具有更高的强度和更好的耐磨性。常见用于制造起重机车轮的钢材标准包括 AAR M-107、AAR M-208 和 AAR M-201。不同材质适用于不同负载及工况要求的起重设备。
车轮直径
车轮直径会影响起重机的承载能力及耐磨性能。直径越大的车轮,其载荷分布越均匀,有助于降低磨损、延长使用寿命。但在选型时应根据起重机的功率及设计起重量选择适当的轮径,避免因不匹配而导致运行问题
车轮轮缘结构
轮缘设计对起重机运行稳定性至关重要,它起到引导设备沿轨道直线运行、防止脱轨的作用。常见轮缘形式有单轮缘和双轮缘两种: 单轮缘车轮适用于轨道已有导向系统的情况;双轮缘车轮适用于需要更强导向能力的轨道系统。
由安盛公司提供的起重机车轮
车轮踏面宽度
车轮踏面宽度决定了轮与轨道之间的接触面积。接触面积越大,可降低单位面积的轨道压力,从而减少磨损。根据不同应用和轨道类型,踏面设计可为平面型、锥形或复合圆弧形
车轮硬度
车轮材料的硬度直接影响其抗磨能力和使用寿命。硬度越高,通常寿命越长,但同时也可能加剧轨道的磨损。因此,应在车轮与轨道硬度之间取得合理平衡,以减少整体维护成本
起重机车轮轴承类型
车轮中使用的轴承类型主要有滑动轴承与滚动轴承两种:车轮中使用的轴承类型主要有滑动轴承与滚动轴承两种:滑动轴承成本较低,但更易磨损,需定期更换。
润滑维护
正确润滑对于减少磨损、延长车轮寿命至关重要。在使用过程中必须确保润滑充足,并严格按照制造商建议的润滑周期和润滑油型号进行维护保养,确保设备长时间稳定运行。
起重机、门式起重机支承轴车轮
起重机车轮尺寸确定指南
- 确定车轮尺寸时需关注的主要因素:
- 起重机本体及所起吊货物的最大载荷
- 轨道类型
- 车轮的旋转速度
- 设备类型(如桥式起重机、门式起重机或小车)
- 车轮尺寸的确定方法:
- 为确定合适的车轮尺寸,必须对以下内容进行计算和校核:
- 车轮所受的最大载荷
- 在正常工作制度下设备能否持续运行且不会出现异常磨损
- 以上两项要求可通过下列公式进行验证:PIII ≤ PL.C1max.C2max < 1,38.PL ≈ 1,4 PL
- 其中,C1max = 1.2,C2max = 1.15
- 同时应满足:PI,II / (b·D) ≤ PL·C1·C2
- 参数说明
- D:车轮直径(单位:mm)
- b:轨道宽度(单位:mm)
- PL:车轮材料所允许的最大接触应力(单位:N/mm²)
- C1:与车轮转速相关的系数
- C2:与车轮工作强度相关的系数
- PIII:车轮所承受的平均载荷
注意事项:上述计算公式适用于直径不超过 1.25 米的车轮。若选用大于 1.25 米直径的车轮,则轨道与车轮之间的允许接触应力应相应降低。因此,一般不推荐使用过大直径的车轮。
以上为选择适配桥式/门式起重机车轮时应考虑的关键因素。合理选型不仅能提升设备运行效率,还能有效降低维修成本,延长设备使用寿命。